新闻中心当前页面: 首页 > 新闻中心
糖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从早期的蜂蜜到工业时代的糖制品再到现在的代糖原料,每一次变化都代表着市场消费趋势和饮食结构的变化。 新时代的消费趋势下,消费者既不想背负甜味的包袱,又想保持身体健康。 天然甜味剂是一种“双赢”的解决方案。
随着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崛起,市场悄然掀起一场“糖革命”。 据Markets and Markets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天然甜味剂市场规模为28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增长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1%。 随着在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天然甜味剂的市场也在不断上升。
市场增长“驱动力”
全球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的增加是人们关注自身健康的最直接原因。 多项研究已将“糖”摄入过多确定为致病原因之一,因此消费者对低糖、无糖产品的认知和需求显着增加。 此外,以阿斯巴甜为代表的人造甜味剂的安全性不断受到质疑,天然甜味剂也开始受到关注。
消费者对低糖和无糖产品的强劲需求正在推动天然甜味剂市场,尤其是在千禧一代和 Z 世代中。例如,在美国市场,一半的美国婴儿潮一代一直在减少糖摄入量或选择 购买更多的低糖产品。 在中国,Z世代更注重低糖低脂食品,77.5%的受访者认同“控糖”对健康的重要性。
在宏观层面,世界各地的政府和公共卫生当局一直在向食品和饮料制造商施压,要求其降低产品中的糖含量,这会导致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等健康问题。 不仅如此,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国家都对软饮料征收“糖税”,以限制糖的摄入量。 此外,全球疫情进一步推动了消费者对健康饮食和产品的需求,低糖就是其中的趋势之一。
就原料而言,从甜叶菊到罗汉果再到赤藓糖醇,不同成分在代糖领域的应用存在差异。
甜菊提取物,代糖市场的“常客”
甜菊是从菊科植物甜叶菊的叶子中提取的糖苷复合物,甜味为蔗糖是蔗糖的200-300倍,热量是蔗糖的1/300。 它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天然甜味剂。 然而,甜叶菊正在通过苦味和金属味的存在以及发酵技术过程来克服其轻微的味道。
从整体市场规模来看,Future Market Insights 公布的市场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甜菊糖市场规模将达到 3.55 亿美元,预计 2032 年将达到 7.08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期内为 7.2%。 整个市场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欧洲将成为占比较高的市场。
在产品细分方向上,甜菊糖主要用于包装食品和饮料领域,替代蔗糖,包括茶、咖啡、果汁、酸奶、糖果等。同时,越来越多的餐饮行业 制造商通过在产品配方中添加植物性原料来吸引消费者,包括植物性肉类、调味品等。整个产品市场较为成熟的市场是欧洲和北美。
市场数据显示,从 2016 年到 2020 年,全球推出的含甜菊糖产品数量每年增长超过 16%。 虽然中国使用甜菊的产品不多,但它是全球产业供应链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是甜菊提取物的主要出口市场,2020年出口额近3亿美元。
罗汉果提取物,一种“功能性”的代糖原料
作为天然代糖原料,罗汉果苷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且0卡路里不会引起血糖变化,是山竹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2011年通过美国FDA GRAS认证后,市场经历了“质”的增长,如今已成为美国使用较为广泛的天然甜味剂之一。 SPINS发布的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市场罗汉果提取物在清洁标签食品和饮料中的使用量增长了15.7%。
值得一提的是罗汉果提取物不仅是一种蔗糖 替代品,也是一种功能性原料。 在中医体系中,罗汉果用于清热解暑,止咳润肺。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罗汉果苷具有抗氧化能力1,罗汉果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帮助消费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并支持胰岛素分泌到胰腺β细胞中。
虽然功能强大,原产地在中国,但在国内市场使用的是罗汉果提取物相对较小。 目前,新的养殖技术和种植技术正在打破罗汉果原料产业的资源瓶颈,推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随着代糖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对低糖产品需求的增加,相信罗汉果提取物在国内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赤藓糖醇,代糖市场的“新星”
赤藓糖醇天然存在于多种食品(葡萄、梨、西瓜等)中,微生物发酵用于商业生产。 其上游原料主要包括葡萄糖和玉米淀粉糖以及用于生产葡萄糖的玉米。 进入人体后,赤藓糖醇不参与糖的代谢。 代谢途径不依赖于胰岛素或很少依赖于胰岛素。 它几乎不产生热量并引起血糖变化。 这也是其备受市场关注的特点之一。
赤藓糖醇作为天然甜味剂,具有零热量、零糖分、高耐受性、良好的物理性能、抗龋齿等优良特性。 在市场应用方面,因其甜度较低,复配时用量往往较大,可与蔗糖、罗汉果提取物、甜叶菊等复配。 赤藓糖醇的生长空间。
赤藓糖醇在中国的“爆款”,离不开元气森林的品牌推广。 仅2020年,国内对赤藓糖醇的需求就增长了273%,国内新一代消费者也开始走向低糖产品。 沙利文数据预测,2022年全球赤藓糖醇需求量为17.3万吨,2024年将达到23.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22%。 未来,赤藓糖醇将成为更多的低糖产品。 原料之一。
2021年8月,国家卫健委受理了D-阿洛酮糖作为食品新原料的申请。 相信相关规定将在未来一两年内获得批准。 届时,国内代糖市场将迎来又一颗“新星”。
糖在食品和饮料中扮演着许多角色,包括膨胀、质地、焦糖味、褐变、稳定性等。如何找到最佳的降糖方案,产品开发人员需要考虑和平衡口味和健康属性。 对于原材料制造商来说,不同糖替代品的物理和健康特性决定了它们在不同产品领域的应用。
对于品牌商来说,0糖、0卡已经进入消费者的健康认知,低糖产品同质化严重。 如何让产品在市场上长期存在? 竞争力和活力很重要,原料配方端的差异化竞争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代糖一直是食品饮料行业关注的焦点。 如何从原材料、技术、产品等多个维度进行产品创新? 2022年4月21-22日,由知体桥主办的“2022未来营养素峰会”(FFNS)以“资源挖掘与科技创新”为主题,设置下一个功能性糖替代版块,多位行业大咖将为您带来 了解代糖原料的研发与应用及未来市场发展趋势。
参考:植提桥《无糖革命到来!哪些天然甜味剂将引爆市场》